close
Photobucket
棋王-King of Chess (1992)
《棋王》這部電影對於台灣觀眾肯定不陌生,有一陣子算是有線電視瘋狂重播的超級墊檔帶,出現頻率搞不好跟《食神》有拼…《棋王》本身的成績也不俗、將兩個不同時代背景的角色人物,透過巧妙的順敘、倒敘、插敘,將之合而為一,整體看還是一部相當經典的港台佳作。

不過這也僅僅是太郎個人粗略的觀影想法。

在之前PTT的港片版曾經熱烈討論過本片、太郎便是透過其中網友的精闢論述,加上之後到網路搜尋相關文獻、進而更瞭解了這部「曾經以為經典」的港台好戲《棋王》、其創作原點究竟為何。

原來《棋王》的故事是由兩部小說合體而成的。

一個是大陸作家鍾阿城的《棋王樹王孩子王》、另一部則是台灣作家張系國的《棋王》。
對這兩本書內容、以及電影《棋王》本身的創作路程有興趣的網兄,太郎在此推薦幾個連結觀看:

張系國與阿城的棋王 BY yaocl
評介鍾著《棋王樹王孩子王》 BY 吳俊瑩
棋王跨兩岸 BY 藍祖蔚老師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大概看了一下網路文章、你會發現當時感覺經典的《棋王》,其結構是背離原作許多的。
這或許便是硬將兩部結構不同的小說拼合下所產生的後遺症。《棋王》電影的結尾如果單看大陸版還覺得悲壯傲骨,而台灣版的反而就顯得急驟詭異。(都不知道小棋王的消失與否、對那些人有什麼心境上的改變?)

只是說歸說、《棋王》還是一部很值得推薦的電影…個人較偏好大陸的部份、梁家輝飾演的王一生混身戲味,開場在火車上吃便當的段落實在有夠經典!它將文革時期百姓貧苦、一顆米粒也不放過的執著表露無遺;而除了梁家輝的部份、其他像是高腳卵倪斌(金士傑飾演)、阿城(嚴皓飾演)等角色演出也不俗,片中有個倪斌口述吃燕窩的橋段真是一絕,害我看得肚子都餓了。

(後來劇中角色順便抓蛇來填肚子XDDD)

劇末用盲棋以一敵九更不用說、經典中的經典,導演嚴皓跟徐克透過幾個鏡頭切換、也不需什麼動作場面,光是靜態的畫面就能讓人感受到十人「用棋子肆殺」的冷烈氣息,雖然我到現在還是看不懂劇中所謂的「盲棋」是怎麼下的,但光看片中王一生臨危不亂的身影,自己也不由自主的感覺熱血啊!

Photobucket
梁家輝-身兼本片的主演、編劇。

反觀台灣的部份、雖然當時有還算很紅的歌手楊林,「捲毛」岑建勳等人參演,但這幾個人的部份怎麼看就是歡樂不起來,更別提後面沒頭沒尾的收場,坦白說與其費勁將兩地小說結合、倒不如專心拍攝一個故事要好看的多吧?

太郎按:關於這部份、我認為是本片監製、導演徐克的問題,你也知道他這個人拍戲喜歡干預,總習慣先想一個經典段落、然後再編故事將它串連…所以自然可以得出為啥片中幾段下棋對決會那麼精彩,但是在人物互動、情境述說上會削弱許多。

徐克…他就單純只想把「棋王」這個稱號拍出來啊!

把他怎樣的神、如何的帥搞出來,至於其他像「是否符合原作精神」、或是「劇情有無教化人心」的作用,你覺得他會在意嗎?(更大的部份我是覺得他想利用《棋王》來表達自己對大陸那邊的政治不滿。)

結論:

一樣沒什麼結論、同上篇…(眾人圍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mejack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