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有那麼好看?
上次跟朋友去看完《黑暗騎士》,雖然說整體來看是部不錯的佳作,但出戲院卻沒有很驚艷的感覺…甚至讓我想到去年看《神鬼奇航3》的感覺…就是很長、很緊湊、但是有點一知半解的困惑。所以在這樣的想法之下、我很難苟同電影討論區的網友對於本片的讚嘆,什麼看完之後心情沈重、久久不能自己,還是電影落幕、觀眾掌聲不斷的熱烈迴響等,這這這…太郎為啥沒有這麼深入的感觸啊!?(淚)
以下內容會洩漏部份《黑暗騎士》、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、《頂尖對決》、《記憶拼圖》等劇情內容,如果怕被爆劇情雷的觀眾誤入。
這次《黑暗騎士》是延續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之後的電影世界觀,導演/演員幾乎都是同披上陣,除了那個在《開》片裡大量利用阿湯哥宣傳的花瓶女角被換掉外、原定的角色上沒啥更動,而全片重點呢、則是放在飾演「小丑」的希斯萊傑、以及片末轉生為雙面人的哈維(亞倫艾克哈特飾演)。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說故事的功力照樣是嚇死人的好、開局-鋪陳-高潮-收尾,主線或是副線人物的表現上、都少有冷場多餘的情況發生。
說白一點、諾蘭拍的《黑暗騎士》絕對會比山姆雷米的《蜘蛛人3》強上千倍,不論是故事走向的構局合理性、或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路線上,諾蘭做出了超漫電影的最佳示範。(山姆雷米則是偏向毫無邏輯的大雜燴拼盤模式…)只是雖然我討厭《蜘蛛人3》,但也不會「非常喜歡、愛死了」《黑暗騎士》。
人物過多、過場緊湊,觀影族群上有所設限。
《黑暗騎士》片長兩個多小時、但在「佈局魔術師」諾蘭巧妙的設計下,段落被細分、緊湊的一一呈現,當然對觀眾來說這是少見毫無冷場的好戲,可是這對於前作不甚瞭解、甚至是尚未接觸過的影迷來說,看《黑暗騎士》的過程會是一段充滿疑惑的旅途…然而就算是對有看過《開戰時刻》的影迷來說,《黑暗騎士》也不見得是部容易入口咀嚼的作品。
在劇情中、大反派小丑是個善於操縱人心的犯罪天才,他利用心理戰術周旋於黑道、警方兩派陣營,導演諾蘭在這兩派系裡運用了很多人物配置,角色多其實沒啥問題,但問題上那些角色出場的時間很短促、短到你會…根本記不清楚他是哪個誰?當你還想把思緒整理清楚、脈絡分析完畢,結果某某某又跑出來了…
「這個黑人是誰?我不記得蝙蝠俠的管家是黑人啊!?」、「蝙蝠俠沒事跑去香港幹啥?」、「哈維在警車抓到的刺客是哪裡冒來的?」、「陳冠希不去搞自拍、跑來客串的用意是?」(誤)
有的人呢、跑去戲院看、即便對內容不明白,出戲院還是爽爽的跟著人叫好、然後回家還是糊里糊塗的想著剛剛到底做了什麼?我發現我就是這樣的蠢材啊!(爆)我甚至懷疑、到底有多少人是一次就看懂《黑暗騎士》的?能不能到本篇作個簽到啊?(笑)
「諾蘭戲法」在本作沒有大量的發揮。
這次《黑暗騎士》在橋段銜接上,可能是受限於劇情及串場人物過於龐大繁雜,以往諾蘭愛用的劇情序列「打散重組」技法,在本作是明顯的削弱不少、大多以平舖直述寫成…這對於熱愛諾蘭剪接風格的觀眾來說、《黑暗騎士》佈局上較無過去諾蘭作品般、有著觀眾自行釐清、解碼的構析樂趣。
像是《記憶拼圖》裡、諾蘭大膽啟用了「前無古人」的陳述手法,竟然把一個故事用「結局倒敘」的奇招,將段落打散,結局放前頭、開場放最後,本來這會是一個讓電影陷入僵局的必死鋪陳(結局都知道了、還能看什麼鳥?),但諾蘭卻將全部段落做了倒敘、插敘、居中順敘的手法構成新篇!「化腐朽為神奇」或許就是諾蘭的寫照吧?(笑)
到了《開戰時刻》、「諾蘭戲法」則是多在構築蝙蝠俠的出生與緣起,講述他的童年、喪失雙親的仇恨、以及那段成為超漫英雄必須經歷的試煉等,諾蘭的戲法、配上寫實冷色的論調,一個真實到不能再真實的超漫英雄-蝙蝠俠絕地重生。(為啥說絕地重生?因為華納這系列被執導第五集《急凍人》的喬舒馬克給整個搞爛!那是超漫電影最經典的一次大災難!)
而要說到「諾蘭戲法」發揮到最登峰造極的作品是?我想毫無疑問的、那部作品就是《頂尖對決》!
《頂尖對決》同樣有著諾蘭實事求是的執戲態度,他渴望用最嚴謹、硬派的方式去敘述兩個魔術師之間的戲法對決。像是「籠子鳥」魔術,諾蘭可以很考究的設計出一套機械道具、很明白的告訴觀眾,這戲法有實現的可能。它不需要什麼超脫現實的幻術、或是語焉不詳的劇情帶過,諾藍不喜歡搞這種欺騙觀眾的把戲。就像是《開戰時刻》一般、在諾蘭構築下的世界觀即便是「虛構」、但也務求「合情合理」。
當然《頂尖對決》最厲害的、不只是諾蘭的「刻意寫實」,更多的部份是他「諾蘭戲法」的完美體現。
諾蘭同樣以倒敘手法,從主角克里斯丁貝爾入獄後、研讀他畢生對手-休傑克曼的筆記本內容那段說起。之後以兩人角度倒敘、插敘雙方的發展,以及如何鬥法,故事架構雖然複雜、但是諾蘭卻又能很有系統的去組織重組,甚至到了片末還能鋪陳出一段撼人收尾,其執戲功能真可說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。(太郎本人非常推薦這部推理作品、身為諾蘭信徒的影迷不可錯過的精彩大作。)
但是回到諾蘭這部最新力作《黑暗騎士》,太郎期待的「諾蘭戲法」卻沒有如願登場、讓小弟我有些失望。
《黑暗騎士》大部分的橋段、都是講小丑如何利用心理戰術去利用別人,他的策略有多聰明等,然而這些手法卻都銜接、拉扯的很廣,就像是放長線釣魚,但是放得很長、長到你會想問小丑,「啊你這麼搞會不會太累太多餘啊?」進而對小丑的作案路線產生模糊…
確實這個角色會是希斯萊傑從影以來的最佳演出,不論是他那講話詭異的聲調、莫名的瘋癲狂笑、習慣性的舔唇動作等,很有型也很讓人難忘,但是小丑的內心本質在《黑暗騎士》卻一直未見明朗過,或許蝙蝠俠與管家的對談可以說明一切、小丑可能就是那種「不為什麼、他就是喜歡世界混亂」的壞蛋,但這樣的說法就能夠解決觀眾的疑惑?我並不這麼認為。
可是這樣模糊的角色、居於片中大位卻是不爭事實,小丑的強化讓貝爾飾演的蝙蝠俠差點淪為配角、整部片只剩下結尾給貝爾背負一個莫大的罪惡、讓他稍稍有點「主角存在感」;反觀另一個劇末衍生出的反派「雙面人」,也許出場戲份不如小丑、但其人物構成、佈局,卻算是全片要角中較「合理完整」的一位,對比山姆雷米《蜘蛛人3》的「毒霧、沙人」等角色「太過剛好」的登場,《黑暗騎士》在塑造「雙面人」的劇情鋪成上要來得高明許多。
結論:
在之前、我曾經期待諾蘭的《黑暗騎士》會再次摒出不一樣的「諾蘭戲法」,可能是敘事調性、或是故事鋪陳,渴望能夠超越過去《記憶拼圖》、《開戰時刻》、《頂尖對決》等作品的範疇…在看完《黑暗騎士》後,我確實認定這會是今年的年度大作,可能近期少有作品能夠超越它的成就,但就「等待諾蘭新作」的想法來看、《黑暗騎士》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好看非常…
不過整體來說還是一部規模龐大的史詩超漫電影,別的不說、光看希斯萊傑演繹的瘋狂小丑就值回票價了!還沒看過的網友還是趕快買票進場吧!(笑)
《黑暗騎士》片長兩個多小時、但在「佈局魔術師」諾蘭巧妙的設計下,段落被細分、緊湊的一一呈現,當然對觀眾來說這是少見毫無冷場的好戲,可是這對於前作不甚瞭解、甚至是尚未接觸過的影迷來說,看《黑暗騎士》的過程會是一段充滿疑惑的旅途…然而就算是對有看過《開戰時刻》的影迷來說,《黑暗騎士》也不見得是部容易入口咀嚼的作品。
在劇情中、大反派小丑是個善於操縱人心的犯罪天才,他利用心理戰術周旋於黑道、警方兩派陣營,導演諾蘭在這兩派系裡運用了很多人物配置,角色多其實沒啥問題,但問題上那些角色出場的時間很短促、短到你會…根本記不清楚他是哪個誰?當你還想把思緒整理清楚、脈絡分析完畢,結果某某某又跑出來了…
「這個黑人是誰?我不記得蝙蝠俠的管家是黑人啊!?」、「蝙蝠俠沒事跑去香港幹啥?」、「哈維在警車抓到的刺客是哪裡冒來的?」、「陳冠希不去搞自拍、跑來客串的用意是?」(誤)
有的人呢、跑去戲院看、即便對內容不明白,出戲院還是爽爽的跟著人叫好、然後回家還是糊里糊塗的想著剛剛到底做了什麼?我發現我就是這樣的蠢材啊!(爆)我甚至懷疑、到底有多少人是一次就看懂《黑暗騎士》的?能不能到本篇作個簽到啊?(笑)
「諾蘭戲法」在本作沒有大量的發揮。
這次《黑暗騎士》在橋段銜接上,可能是受限於劇情及串場人物過於龐大繁雜,以往諾蘭愛用的劇情序列「打散重組」技法,在本作是明顯的削弱不少、大多以平舖直述寫成…這對於熱愛諾蘭剪接風格的觀眾來說、《黑暗騎士》佈局上較無過去諾蘭作品般、有著觀眾自行釐清、解碼的構析樂趣。
像是《記憶拼圖》裡、諾蘭大膽啟用了「前無古人」的陳述手法,竟然把一個故事用「結局倒敘」的奇招,將段落打散,結局放前頭、開場放最後,本來這會是一個讓電影陷入僵局的必死鋪陳(結局都知道了、還能看什麼鳥?),但諾蘭卻將全部段落做了倒敘、插敘、居中順敘的手法構成新篇!「化腐朽為神奇」或許就是諾蘭的寫照吧?(笑)
到了《開戰時刻》、「諾蘭戲法」則是多在構築蝙蝠俠的出生與緣起,講述他的童年、喪失雙親的仇恨、以及那段成為超漫英雄必須經歷的試煉等,諾蘭的戲法、配上寫實冷色的論調,一個真實到不能再真實的超漫英雄-蝙蝠俠絕地重生。(為啥說絕地重生?因為華納這系列被執導第五集《急凍人》的喬舒馬克給整個搞爛!那是超漫電影最經典的一次大災難!)
而要說到「諾蘭戲法」發揮到最登峰造極的作品是?我想毫無疑問的、那部作品就是《頂尖對決》!
《頂尖對決》同樣有著諾蘭實事求是的執戲態度,他渴望用最嚴謹、硬派的方式去敘述兩個魔術師之間的戲法對決。像是「籠子鳥」魔術,諾蘭可以很考究的設計出一套機械道具、很明白的告訴觀眾,這戲法有實現的可能。它不需要什麼超脫現實的幻術、或是語焉不詳的劇情帶過,諾藍不喜歡搞這種欺騙觀眾的把戲。就像是《開戰時刻》一般、在諾蘭構築下的世界觀即便是「虛構」、但也務求「合情合理」。
當然《頂尖對決》最厲害的、不只是諾蘭的「刻意寫實」,更多的部份是他「諾蘭戲法」的完美體現。
諾蘭同樣以倒敘手法,從主角克里斯丁貝爾入獄後、研讀他畢生對手-休傑克曼的筆記本內容那段說起。之後以兩人角度倒敘、插敘雙方的發展,以及如何鬥法,故事架構雖然複雜、但是諾蘭卻又能很有系統的去組織重組,甚至到了片末還能鋪陳出一段撼人收尾,其執戲功能真可說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。(太郎本人非常推薦這部推理作品、身為諾蘭信徒的影迷不可錯過的精彩大作。)
但是回到諾蘭這部最新力作《黑暗騎士》,太郎期待的「諾蘭戲法」卻沒有如願登場、讓小弟我有些失望。
《黑暗騎士》大部分的橋段、都是講小丑如何利用心理戰術去利用別人,他的策略有多聰明等,然而這些手法卻都銜接、拉扯的很廣,就像是放長線釣魚,但是放得很長、長到你會想問小丑,「啊你這麼搞會不會太累太多餘啊?」進而對小丑的作案路線產生模糊…
確實這個角色會是希斯萊傑從影以來的最佳演出,不論是他那講話詭異的聲調、莫名的瘋癲狂笑、習慣性的舔唇動作等,很有型也很讓人難忘,但是小丑的內心本質在《黑暗騎士》卻一直未見明朗過,或許蝙蝠俠與管家的對談可以說明一切、小丑可能就是那種「不為什麼、他就是喜歡世界混亂」的壞蛋,但這樣的說法就能夠解決觀眾的疑惑?我並不這麼認為。
可是這樣模糊的角色、居於片中大位卻是不爭事實,小丑的強化讓貝爾飾演的蝙蝠俠差點淪為配角、整部片只剩下結尾給貝爾背負一個莫大的罪惡、讓他稍稍有點「主角存在感」;反觀另一個劇末衍生出的反派「雙面人」,也許出場戲份不如小丑、但其人物構成、佈局,卻算是全片要角中較「合理完整」的一位,對比山姆雷米《蜘蛛人3》的「毒霧、沙人」等角色「太過剛好」的登場,《黑暗騎士》在塑造「雙面人」的劇情鋪成上要來得高明許多。
結論:
在之前、我曾經期待諾蘭的《黑暗騎士》會再次摒出不一樣的「諾蘭戲法」,可能是敘事調性、或是故事鋪陳,渴望能夠超越過去《記憶拼圖》、《開戰時刻》、《頂尖對決》等作品的範疇…在看完《黑暗騎士》後,我確實認定這會是今年的年度大作,可能近期少有作品能夠超越它的成就,但就「等待諾蘭新作」的想法來看、《黑暗騎士》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好看非常…
不過整體來說還是一部規模龐大的史詩超漫電影,別的不說、光看希斯萊傑演繹的瘋狂小丑就值回票價了!還沒看過的網友還是趕快買票進場吧!(笑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