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讓人背脊發冷、潸然淚下完美佳作!
(以下內容將會洩漏劇情,基於推廣好片的美意,強烈希望還沒看過電影的人離開本文。)
電影片段
觀影心得:
我想我是那些少數-先看過【駭人怪物】,再跑回去爬【殺人回憶】的粉絲(現在才看完本片,應該是更少數);早在若干年前,奉俊昊(BONG Joon-ho)導的殺人回憶,在各大電影討論區人氣水漲船高,討論到翻掉的情況,也正如同當時-【我的野蠻女友】一樣的網路效應,只是兩片際遇不太一樣:【我的野蠻女友】在台上映/反應不錯,成了台灣韓片的國民指標;【殺人回憶】有口碑沒市場,在台上映閃電下檔-這部分當然跟電影無關,純粹是片商宣傳問題~就這樣,一部頂級佳作無聲無息的在戲院消失,轉而流竄於出租店間,但是每個看過的影迷,除了對導演高超的執導能力感到折服、讚嘆外,也再次對片商糟蹋好片的作法感到痛心。
奉俊昊導演的電影特色/拿手絕技是?
我不能說看過他很多部電影-怎麼算也只有兩部,但是他那兩部作品給我的直覺想法:一鏡到底的清澈流暢,如真似幻的堆砌人性;【殺人回憶】從淳樸鄉間的草原開場,帶入一個駭人聽聞、手法殘烈的連續殺人事件,劇中角色-只會用靈感辦案的大老粗主角宋康昊(SONG Kang-ho),喜歡用軍靴扁人的跟班,凡是要求真憑實據的城市警探,每個人都有著獨特/讓人注目的深刻個性;
另外觀看【殺人回憶】時,總讓我聯想到兩部電影,分別是洋片【火線追緝令】跟港片【神經俠侶】;至於誰先參考誰這部份就不作討論,我們單就電影類似的拍攝觀點,去切入導演亟欲透露的觀影方向;首先與【火線追緝令】類似部份-以兩個不同個性、想法的警探,合力追查片中的連續殺人魔,幾次的正面交鋒,線索逼近,最後還是陷入膠著;在嫌犯處理部份,【殺人回憶】並沒有公式化的交代嫌犯真實身份,開放式的收尾,亦加深了觀影後的心理衝擊;【火線追緝令】則是有把殺手身份全盤托出,只是它過度神化的突兀出場,反而讓人感受到片中警探的無能,除了殺人魔自首,好像也沒啥機會破案。
與【神經俠侶】的類似架構,則是片中警察跟女學生間的插曲,【殺人回憶】裡的金相慶,本來是個冷靜、強調科學辦案的都市特警,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追查不利,內心的沉著也開始逐漸崩潰;在發現劇中最後受害者是之前有過一面之緣的女學生後,終於按耐不住內心憤怒,也放棄了他所堅持的科學辦案,「就算殺了他也無所謂」的找向了片中嫌疑犯;【神經俠侶】中的老骨差陳奕迅,是個麻木、不思進取的人,他在轄區處理上,多半都是眼不見為淨,不想管、也自覺沒能力改變;但是在得知片中暗戀他的女高中生遭人殺害後,他突然回到年輕時的火爆、針鋒相對,心智上產生了極大轉折;
【殺人回憶】是一部套用舊格局、走出新脈絡的出色佳作,它也顛覆了我們長年觀看懸疑推理劇的公式想法,讓內心預設的觀影情緒產生極大落差,終至在劇終後造成不小的震撼後勁!我一直認為電影需要出口、或是答案,這是牽動觀者情緒所必須的最後手段,因為少去那個部份,電影便沒有完美、讓人信服的落幕感受;但是【殺人回憶】卻是一反常態的處理,它並不需要真正的答案,它只想帶領你進入兩位警探的內心世界,隨著案情的起伏不定、特意加插的人文互動,進而產生了思慮變化,我們是要相信真理,或是捨棄掉文明社會制定的規範,這部份並沒有答案,全憑觀者自由心證。
最後主角宋康昊與小女孩的對話,片末難忘的臉部特寫-宋康昊心裡想的是什麼?
是發現兇手身份的剎然頓悟?還是對於查緝真相的無能為力?
依舊沒有答案。
推薦文章連結:
殺人回憶 Memories Of Murder(by ump45大大的好文)
回憶的表情(by 無角度)
部落相關連結:
駭人怪物-三區台版(出租版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DVD正面來一張
背面(音效:DD 2.1)
影片選單
分段選播
設定(有DTS啊!!)
劇情簡介
我想我是那些少數-先看過【駭人怪物】,再跑回去爬【殺人回憶】的粉絲(現在才看完本片,應該是更少數);早在若干年前,奉俊昊(BONG Joon-ho)導的殺人回憶,在各大電影討論區人氣水漲船高,討論到翻掉的情況,也正如同當時-【我的野蠻女友】一樣的網路效應,只是兩片際遇不太一樣:【我的野蠻女友】在台上映/反應不錯,成了台灣韓片的國民指標;【殺人回憶】有口碑沒市場,在台上映閃電下檔-這部分當然跟電影無關,純粹是片商宣傳問題~就這樣,一部頂級佳作無聲無息的在戲院消失,轉而流竄於出租店間,但是每個看過的影迷,除了對導演高超的執導能力感到折服、讚嘆外,也再次對片商糟蹋好片的作法感到痛心。
奉俊昊導演的電影特色/拿手絕技是?
我不能說看過他很多部電影-怎麼算也只有兩部,但是他那兩部作品給我的直覺想法:一鏡到底的清澈流暢,如真似幻的堆砌人性;【殺人回憶】從淳樸鄉間的草原開場,帶入一個駭人聽聞、手法殘烈的連續殺人事件,劇中角色-只會用靈感辦案的大老粗主角宋康昊(SONG Kang-ho),喜歡用軍靴扁人的跟班,凡是要求真憑實據的城市警探,每個人都有著獨特/讓人注目的深刻個性;
另外觀看【殺人回憶】時,總讓我聯想到兩部電影,分別是洋片【火線追緝令】跟港片【神經俠侶】;至於誰先參考誰這部份就不作討論,我們單就電影類似的拍攝觀點,去切入導演亟欲透露的觀影方向;首先與【火線追緝令】類似部份-以兩個不同個性、想法的警探,合力追查片中的連續殺人魔,幾次的正面交鋒,線索逼近,最後還是陷入膠著;在嫌犯處理部份,【殺人回憶】並沒有公式化的交代嫌犯真實身份,開放式的收尾,亦加深了觀影後的心理衝擊;【火線追緝令】則是有把殺手身份全盤托出,只是它過度神化的突兀出場,反而讓人感受到片中警探的無能,除了殺人魔自首,好像也沒啥機會破案。
與【神經俠侶】的類似架構,則是片中警察跟女學生間的插曲,【殺人回憶】裡的金相慶,本來是個冷靜、強調科學辦案的都市特警,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追查不利,內心的沉著也開始逐漸崩潰;在發現劇中最後受害者是之前有過一面之緣的女學生後,終於按耐不住內心憤怒,也放棄了他所堅持的科學辦案,「就算殺了他也無所謂」的找向了片中嫌疑犯;【神經俠侶】中的老骨差陳奕迅,是個麻木、不思進取的人,他在轄區處理上,多半都是眼不見為淨,不想管、也自覺沒能力改變;但是在得知片中暗戀他的女高中生遭人殺害後,他突然回到年輕時的火爆、針鋒相對,心智上產生了極大轉折;
【殺人回憶】是一部套用舊格局、走出新脈絡的出色佳作,它也顛覆了我們長年觀看懸疑推理劇的公式想法,讓內心預設的觀影情緒產生極大落差,終至在劇終後造成不小的震撼後勁!我一直認為電影需要出口、或是答案,這是牽動觀者情緒所必須的最後手段,因為少去那個部份,電影便沒有完美、讓人信服的落幕感受;但是【殺人回憶】卻是一反常態的處理,它並不需要真正的答案,它只想帶領你進入兩位警探的內心世界,隨著案情的起伏不定、特意加插的人文互動,進而產生了思慮變化,我們是要相信真理,或是捨棄掉文明社會制定的規範,這部份並沒有答案,全憑觀者自由心證。
最後主角宋康昊與小女孩的對話,片末難忘的臉部特寫-宋康昊心裡想的是什麼?
是發現兇手身份的剎然頓悟?還是對於查緝真相的無能為力?
依舊沒有答案。
推薦文章連結:
殺人回憶 Memories Of Murder(by ump45大大的好文)
回憶的表情(by 無角度)
部落相關連結:
駭人怪物-三區台版(出租版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DVD正面來一張
背面(音效:DD 2.1)
影片選單
分段選播
設定(有DTS啊!!)
劇情簡介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